跟隨馬太 進入校園系列(七十九):信仰不是喊喊口號!(太廿六31~35,69~75)

跟隨馬太 進入校園系列(七十九):信仰不是喊喊口號!(太廿六31~35,69~75)

經文:太廿六31~35, 69~75(和合本修訂版)

預言彼得不認主

31那時,耶穌對他們說:「今夜,你們為我的緣故都要跌倒。因為經上記著:
『我要擊打牧人,
羊就分散了。』
32但我復活以後,要在你們之前往加利利去。」33彼得回答他說:「即使眾人為你的緣故跌倒,我也絕不跌倒。」34耶穌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,今夜雞叫以前,你要三次不認我。」35彼得說:「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,也絕不會不認你。」所有的門徒都是這樣說。

 

彼得三次不認主

69彼得在外面院子裏坐著,有一個使女前來,說:「你素來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穌一起的。」70彼得在眾人面前卻不承認,說:「我不知道你說的是甚麼!」71他出去,到了門口,又有一個使女看見他,就對那裏的人說:「這個人是同拿撒勒人耶穌一起的。」72彼得又不承認,起誓說:「我不認得那個人。」73過了不久,旁邊站著的人進前來,對彼得說:「你的確是他們一夥的,你的口音把你顯露出來了。」74彼得就賭咒發誓說:「我不認得那個人。」立刻雞就叫了。75彼得想起耶穌所說的話:「雞叫以前,你要三次不認我。」他就出去痛哭。

 

耶穌在主餐後亦預言彼得會三次不認主,但彼得卻自信地說,眾人會跌倒,但永不會是他,且願跟主同死:很激昂的信仰宣言。但結果彼得卻在短短時間,三次不認主,因此,他傷痛得大哭起來 (75節)。彼得傷痛什麼呢?是自己的背信?是發現偉大信仰宣認背後的不偉大的我?彼得的故事教我們不要高估自己的信仰忠誠,尤其未經生活挑戰的信仰激情,因為,人實在是有限及軟弱,若不是主的思典,我們根本敵不住生命及人性的挑戰。

大學的信仰生活總有一種浪漫主義及理想主義的傾向,愛高喊一些陳義甚高的宗教理想,這不是不好,但路遙知馬力,你能否在往後起起跌跌的生命裡,仍能孤身上路,並堅持當初自己對上帝的委身承諾。委身信仰不是喊喊口號就是了,更不是一刻的激情,反之,它是一種細水長流的生活實踐,常挑戰我們軟弱的生命。當然,跌倒不打緊,痛過哭過,站起來,再上路,如彼得,這就是恩典。

我們在委身的宣認裡,有求神的恩典成就嗎?我們有否如彼得當初一樣,對自己太過自信,以致高估了自己的能力?

圖片來源:https://tm-pilbox.global.ssl.fastly.net/?url=https%3A%2F%2Ftm-prod.global.ssl.fastly.net%2Fuploaded%2Fattachments%2F15268.jpg%3Fv%3DNone&h=367

 

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(FES)大專部編

經文引自《聖經(和合本修訂版)》,版權屬香港聖經公會所有,蒙允准使用。

推薦給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