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隨馬太 進入校園系列(十九):視域 (Vision)(太六22~34)
經文:太六22~34(和合本修訂版)
22「眼睛是身體的燈。你的眼睛若明亮,全身就光明;23你的眼睛若昏花,全身就黑暗。你裏面的光若黑暗了,那黑暗是何等大呢!」24「一個人不能服侍兩個主;他不是恨這個愛那個,就是重這個輕那個。你們不能又服侍神,又服侍瑪門。」25「所以,我告訴你們,不要為你們的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,或為你們的身體憂慮穿甚麼。生命不勝於飲食嗎?身體不勝於衣裳嗎?26你們看一看那天上的飛鳥,也不種也不收,也不在倉裏存糧,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們。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?27你們哪一個能藉著憂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?28何必為衣裳憂慮呢?你們想一想野地裏的百合花是怎麼長起來的:它也不勞動也不紡線。29然而我告訴你們,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,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些花的一朵呢!30你們這小信的人哪!野地裏的草今天還在,明天就丟在爐裏,神還給它這樣的妝飾,何況你們呢?31所以,不要憂慮,說:『我們吃甚麼?喝甚麼?穿甚麼?』32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。你們需要這一切東西,你們的天父都知道。33你們要先求神的國和他的義,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。34所以,不要為明天憂慮,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;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。」
在今日,錢、市場和所謂資本主義的金融體系差不多是一切的主宰!連那曾經以追求真理為己任的大學校園也不能逃脫。學生選科多以其賺錢能力為選擇指標,個人旨趣、潛質、品性都是其次,這些現象已是不爭的事實。但更令人憂慮的是,近年很多大學校園的文史哲學系正不斷地委縮,他們主理的課程大多因為預期盈利不高而成為瀕危科目,可能命不久矣。這樣的世界、這樣的校園,眼光只集中在盈利、在市場,它們還能給人什麼盼望嗎?它們能給人類有美好的將來嗎 (22~23節)?
耶穌叫我們認清主僕,唯有上帝是獨一的主 (24節),錢財只是奴僕、甚至只是工具。錢財的存在是為了服侍。我們這個時代最需要的不是資本,我們最需要的是視域 (vision) ,是遠大的眼光,是從上而來的異象!
今天你煩惱著什麼?思慮著什麼?
「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,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。」(太六33) 先後次序是重要的。我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,這是你的視域、眼光、異象嗎?
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(FES)大專部編
經文引自《聖經(和合本修訂版)》,版權屬香港聖經公會所有,蒙允准使用。